请使用支持JavaScript的浏览器! Infection 杂志病例分享感染与免疫的关系:会抓老鼠的一定是好猫?_蚂蚁淘,【正品极速】生物医学科研用品轻松购|ebiomall -蚂蚁淘商城
当前位置: > 首页 > 技术文章 >
Infection 杂志病例分享感染与免疫的关系:会抓老鼠的一定是好猫?
来自 : 蚂蚁淘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ies,ANCAs) 是一种以IgG抗体为主的自身抗体,对抗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胞浆中的嗜天青颗粒和溶酶体结构。ANCAs是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指标,在正常人群中的阳性率很低(<5%)。AAV包括韦格纳肉芽肿(WG)、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和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

ANCA按其免疫荧光类型可分为p-ANCA和c-ANCA。p-ANCA为核周型,主要靶抗原为髓过氧化物(MPO);c-ANCA为胞浆型,靶抗原为蛋白水解酶3(PR3)。p-ANCA主要见于MPA和CSS,c-ANCA对活动性WG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然而,临床上一些感染性疾病中也能检测到ANCA阳性,甚至以AAV样表现为首发。那么ANCA与感染究竟有何关系呢?我们先来看一则病例报道。

CaseReport/病例报道

患者女性,16岁,发热三周来院就诊,体温范围波动在37~39℃。体格检查示:体温38.2℃,血压125/80mmHg。无皮疹、鼻咽部异常、肺部爆裂音、心包摩擦音、凹陷性水肿或者关节炎症等。B超未见明显淋巴结或脾肿大,胸部CT平扫无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示:血常规: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92g/L,正常范围110~160g/L);尿常规:血尿1+,蛋白尿2+;生化示:轻度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3g/dL,正常范围3.5~5.5g/dL),正常血尿素氮(14.8mg/dL,正常范围7.0~19.9mg/dL),正常血肌酐(0.92mg/dL,正常范围0.7~1.5mg/dL)。

血培养、肝炎标志物检测均阴性。血清病毒学检测如下:巨细胞病毒、人类微小病毒B19的IgM和IgG抗体均阴性;EBV衣壳抗原的IgM抗体阳性,IgG抗体阴性;EBV早期抗原的IgM抗体弱阳性,IgG抗体阴性。

该患者被诊断为急性EBV感染,用更昔洛韦和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一周。但患者一周内血红蛋白从92g/L跌到68g/L,血肌酐从0.92mg/dL升到1.76mg/dL。进一步检查示C反应蛋白升高(4.7mg/dL,正常范围<0.8mg/dL),抗核抗体阴性,C3(99.9mg/dL,正常范围79~152mg/dL)和C4(27.5mg/dL,正常范围16~38mg/dL)正常范围内。

间接免疫荧光法示pANCA阳性。免疫吸附法示抗MPO的ANCA水平为82.7RU/mL(正常范围<20RU/mL),抗蛋白酶3和抗肾小球基膜的抗体均阴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为1.8g。肾活检如图1所示,标本中可见55个肾小球,其中1个有纤维素样坏死,10个有细胞型新月体,24个有细胞纤维型新月体,3个有纤维型新月体。免疫荧光法显示无免疫复合物或补体沉积。

根据2010年国际肾脏病理学会的组织病理学分类,该患者被诊断为新月体型ANCA相关性血管炎。以甲泼尼龙1mg/(kg·d)静滴治疗。体温3天后恢复正常,血肌酐1周后正常。


图1.患者肾活检显示:>50%的肾小球有细胞型新月体

患者出院后维持治疗(包含口服甲泼尼龙)。一个月后复查MPO-ANCA转阴,三个月后复查抗EBV的IgM抗体转阴,IgG抗体阳性。随访半年,蛋白尿逐渐好转,无高血压发生。尿常规中,血尿一直-~±,蛋白尿±~+。至今无ANCA相关性血管炎复发的迹象。图2是其临床病程的总结。

图2.患者的临床病程。EBV早期抗原;EBV衣壳抗原。

Discussion/讨论

许多病例提示,EBV感染与ANCA的产生可能有关。EBV感染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和淋巴瘤等。在这些疾病中,ANCA阳性率很高。此外,这些ANCA阳性的患者,有时同时有血管炎症状。一方面,6%的EBVIgM阳性的患者发现了ANCA阳性;另一方面,比起健康人,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中EBV的感染几率也更高。EBV感染还可导致AAV患者的复发。

AAV在人群中不常见,好发年龄为65~74岁。多种因素——直接的、间接的,外在的、基因的,都能导致ANCA的出现。

与ANCA可能有关的感染

ANCA常发现在坏死性血管炎的病人当中,韦格纳肉芽肿中以cANCA(胞浆型)多见,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以pANCA(核周型)多见。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产生不仅与EBV感染有关,也有可能与其他感染有关(表1)。Screen Shot 2017-01-08 at 5.00.38 PM.png

其中ANCA与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endocarditis,IE)的报道最为多见。合并ANCA阳性的IE的临床表现与AAV非常相似,因此常易导致误诊。而在与AAV的鉴别诊断中,感染性心内膜炎至关重要,因不当的免疫抑制治疗会恶化感染而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根据现有的病例报道,IE的ANCA阳性约为30%,以cANCA为主,也可见双ANCA阳性(高低度的PR3,较低的MPO),且多见于链球菌的感染,其次是肠球菌和巴尔通体。器官累及局限于皮肤和肾脏,血培养阳性,补体异常,免疫复合物沉积和其他自身抗体阳性更多地提示IE,且IE患者常有双ANCA阳性。而AAV患者更多出现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表现。IE合并的ANCA阳性对免疫抑制治疗的疗效欠佳。因此强调如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AAV,并排除IE,不建议免疫抑制治疗。

在比较了ANCA阳性或ANCA阴性后IE发现,两组临床表现并无差异,说明ANCA反映了系统性炎症,而非IE的活动。有趣的是,ANCA阳性的IE患者的血培养阳性率远高于ANCA阴性者,进一步支持了感染与ANCA的相关性。对13例ANCA阳性的患者进行随访,其中10例最后ANCA转阴。

此外,ANCA阳性也多见于慢性乙肝肝炎、慢性丙型肝炎、结核病等,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Mechanisms/可能机制 

我们观察到,多种感染与ANCA的发生有关。感染甚至有可能是ANCA形成的主要病原学机制,以下对感染性疾病中ANCA形成的机制进行简述:

1.自身抗原互补(autoantigencomplementarity):自身抗原互补被认为是破坏ANCA抗原耐受的机制之一,与自身抗原互补的微生物肽键引发了自身免疫反应。根据这个假说,AAV患者的初始免疫反应并不直接导向自身抗原,而是与自身抗原表位互补的肽键。临床上常见的AAV的血管栓塞事件即与自身抗原互补有关。内源性纤溶酶原与PR3蛋白中段互补,产生cPR3ANCA抗体的患者与蛋白酶原交互作用,抑制了纤溶过程,增加了栓塞的风险。

2.分子模拟:病原体和自身抗原表位之间的相似性会导致交叉反应,进一步形成自身免疫反应;这是ANCA相关局灶坏死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机制。这些ANCA相关的抗体直接争对人溶酶体相关的膜蛋白2(LAMP-2)。LAMP-2表达在中性粒细胞胞内小泡的膜上,并同时包含PR3和MPO。小鼠注射LAMP-2抗体可引起肾脏病理反应,内皮凋亡。已知抗LAMP-2可与细菌的FimH蛋白交叉反应,该蛋白见于多种革兰阴性细菌,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3.表观遗传学:表观遗传是指的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可遗传且稳定的改变,这种改变是逆性的,并受环境因素影响。既往的研究显示,致病菌和感染会诱导宿主表观信息的改变,比如组织蛋白修饰,DNA甲基化以及miRNA等;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可有白细胞组蛋白的修饰,引起PR3和MPO过表达,直接与疾病活动度相关。

4.中性粒细胞外网状陷阱(neutrophilextracellulartraps,NETs):NETs是一种细胞外网状结构,由中性粒细胞分泌的颗粒蛋白和染色质构成。近期发现,NETs对控制细菌感染极其重要,该结构以诱导中性粒细胞相关的死亡(NETosis)为特点,导致包括MPO和PR3在内的抗菌肽的产生。中性粒细胞和随后产生的ANCAIgG可以诱导NETs的产生,形成循环,破坏了免疫耐受。

5.Toll样受体:Toll样受体家族可以识别病原体高度保守的结构,这些结构广泛存在于病原体中,也被称为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近期研究发现,AAV患者TLR的表达可能提示感染与AAV相关。AAV患者的TLR表达增高,其中TLR9可能起重要作用。TLR9可识别细菌的DNA低甲基化模体,可刺激内源性ANCA的表达。同时也发现TLR9基因型和单倍型与AAV密切相关,进一步支持TLR9与感染在疾病活化中的作用。

Conclusions总结

总之,感染对于自身免疫疾病来说是一个危险因素。细菌、真菌以及其他病原体都能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与遗传因素一起,成为了自身免疫疾病的病因。最新队列研究显示,多种免疫疾病,例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均与感染相关。一个月内的感染与免疫疾病关系最为密切。感染次数越多,发生自身免疫病的可能性越大。细菌、真菌以及其他病原体引起感染的几率相当。总之,基于人群的大数据显示,感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相关。

治疗上,当患者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同时,也需确认有无原发感染的可能,控制感染,有助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缓解。

病例原文:PXu,SLin,LWei,WShang.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y-associatedvasculitisassociatedwithEpstein–Barrvirusinfection:acasereportandreviewoftheliterature.Infection.2014;42:591–594.

主要参考文献:

1.KonstantinN.Konstantinov,ConstanceJ.Ulff-Møller,AntoniosH.Tzamaloukas.Infectionsand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ies:Triggeringmechanisms.AutoimmunityReviews.2015;14:201–203.

2.PhilipRisingNielsen,TueWenzelKragstrup,BentWindingDeleuran,MichaelEriksenBenros.Infectionsasriskfactorforautoimmunediseases——Anationwidestudy.JournalofAutoimmunity.2016;106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创作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未经蚂蚁淘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蚂蚁淘”。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