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帮助我们达到 Proteintech 产品的 200,000 次引用
我们很高兴Proteintech 产品的引用次数达到 200,000 次。我们要感谢所有购买我们产品并发表论文的人。我们为客户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非常自豪,并很荣幸能够为科学知识的贡献做出贡献。
庆祝您的科学
为了达到我们向会员提出的 200,000 次引用里程碑的荣誉我们的科学团队重点介绍我们客户最喜欢的出版物。

选择的论文:OpenCell:用于人类细胞组织制图的内源标记。 Cho 等人,2022 年,《科学》。 PMID:35271311
\"本文描述了使用显微镜和蛋白质组学绘制 1310 人类蛋白质图谱的巨大努力。为此,Cho 等人使用 CRISPR/Cas 使用 split-mNeonGreen 在内源水平标记这些蛋白质。他们使用 ChromoTek mNeonGreen-Trap 磁性琼脂糖对所有 1310 种蛋白质进行高通量免疫沉淀,然后进行质谱 (IP-MS)。作者将他们的大量数据集存储在新创建的数据库 OpenCell 中,这对生物医学科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福音。很高兴看到 ChromoTek NanoTraps 如何实现从单一手动 IP 到自动化高通量研究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在此处访问该论文。
了解有关 Proteintech Nano- 的更多信息这里有陷阱
博士。 Swati Roy,产品经理
所选论文:人类造血干细胞对铁死亡的脆弱性。赵等人,2023,细胞。 PMID:36803603
\"本文强调了铁死亡(一种最近出现的受调节细胞死亡形式)在人类造血过程中的独特生理作用。虽然之前的研究已经证明了铁死亡在各种病理情况下的作用,但不同细胞群在生理环境中对铁死亡的易感性仍不清楚。
在本文中,作者模拟了一种罕见的骨髓衰竭疾病,以证明人类造血干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减少使它们更容易出现铁死亡。这项研究不仅扩大了我们对正常生理条件下铁死亡作用的理解,而且还揭示了开发针对铁死亡的癌症疗法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Proteintech 很荣幸能够在这项非凡的研究中引用其 12 种抗体。”
在此处访问本文
尝试我们的铁死亡采样器套件在这里

所选论文:跨疾病的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的不同转录调控。 Burda 等人,2022,《自然》。 PMID:35614216
\"这篇论文是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个巨大里程碑,它表明神经胶质细胞不再被视为\"神经系统的惰性粘合剂”,而是在一系列范围内具有不同的反应
Burda 和同事在本文中使用了惊人的 34 种 Proteintech 抗体(!),我们很荣幸能够参与如此重要的研究。\"
p>
在此处访问论文
在此处探索我们的神经科学资源
Larisa Yurlova 博士,首席科学家
选择论文:核内的细胞质控制人类巨细胞病毒的耳极性。 Procter 等人,2020,《自然》。 PMID:32908309
\"一篇精美的细胞生物学论文,揭示了病毒控制和重组细胞核的程度。作者获得了精彩的视频,显示核肌动蛋白丝的外观和重新分布,如 ChromoTek 核肌动蛋白染色体所示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细胞后。这里,组蛋白染色质也被用来可视化染色质。作者认为,观察到的核肌动蛋白动力学表明核肌动蛋白在感染的核旋转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建立极性。”
在此处访问论文
在此处探索 Chromobodies®


Annika Dalheim,流式细胞术高级科学家
选择论文:脂质纳米粒子熟食店编码 B7H3 重定向双特异性抗体的 mRNA 系统显示出有效的恶性肿瘤抗肿瘤作用。 Huang 等人,2023,《先进科学》。 PMID:36403209
\"肿瘤免疫疗法仍然是一个研究领域,在许多类型的癌症中都有不断的发现和令人兴奋的结果。Huang 等人使用双特异性抗体在血液恶性肿瘤和黑色素瘤中显示出引人注目的抗肿瘤作用编码在 mRNA 和脂质纳米颗粒递送系统中的新免疫治疗靶点。
本文使用 Proteintech flow 抗体显示,在体内使用这种疗法时,肿瘤浸润 T 细胞有所增加,这是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
在此处访问论文
在此处探索流式细胞术产品
Sabrina Wendler,科学家
所选论文:小鼠 Cnksr2 缺失导致癫痫失语症的神经活动和行为表型增加。 Erata 等人,2021,神经科学杂志。 PMID:34580165
\"癫痫失语综合症(EAS)是多种遗传性癫痫综合症。Erata等人开发了Cnksr2 KO小鼠品系,这有助于证明CNKSR2的缺失会导致EAS,并提高了我们对Cnksr2在癫痫失语症中的作用的理解。突触组织和神经元网络活动。
作者使用 ChromoTek V5-Trap® 磁性琼脂糖通过 IP 富集低丰度的 Cnksr2-smFP-V5 融合蛋白,以便在 EAS 的背景下深入表征 Cnksr2 .\"
在此处访问论文
在此处探索纳米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