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材料cDNA试剂、试剂盒Ready-To-Go DNA 标记试剂盒人肝脏 λgt11 cDNA 文库人肝脏 λgt10 cDNA 文库杂交溶液SSC 溶液pBluescript II SK 载体仪器、耗材PCR 扩增仪实验步骤实验所需「试剂」具体见「其他」1. 杂交反应抽提出的 50bp 的 P
部分分解多肽两端有关的 PCR 法筛选 PK-120 基因实验部分分解多肽氨基酸序列 20 个左右残基长度,用编码多肽两端的 PCR 引物进行 PCR 反应,能够检测 PCR 产物的长度,用此法得到的 cDNA 只有几十个碱基对,但它将成为后续筛选基因的重要突破口。实验方法原理实验材料PK-120试剂、试剂盒Sephadex-50Gene Amp RNA PC
DNA化学合成的应用随着DNA合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自动化合成技术的引入,人们能简便、快速、高效地合成其感兴趣的DN**段。目前,DNA合成技术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手段,并且已在基因工程、临床诊断和治疗、法医学等各个领域中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1. DNA合成在
DNA化学合成的应用随着DNA合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自动化合成技术的引入,人们能简便、快速、高效地合成其感兴趣的DNA片段。目前,DNA合成技术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手段,并且已在基因工程、临床诊断和治疗、法医学等各个领域中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 1. DNA合成在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1.1合成基因目
IDMS法测定血清中的生长激素 图1. 生长激素的IDMS测定法示意图:将\"指纹碎片”T6以胰蛋白酶进行蛋白质水解,并对分析溶质予以富集后,借助于RP-LC-MS/MS进行定量测定。 在医学上,为了进行早期诊断以及对疾病进行医疗控制,经常需要对血清中的所谓标记蛋白质进行量化。这些蛋白质分子尺寸微小,结构 部分分解多肽两端有关的 PCR 法筛选 PK-120 基因实验实验方法原理 实验材料 PK-120试剂、试剂盒 Sephadex-50Gene Amp RNA PCR 试剂盒合成寡聚核苷酸抽提液酵母 tRNA仪器、耗材 PCR 扩增仪实验步骤 实验所需「试剂」具体见「其他」1. 引物设计PK-120 部分分解多肽氨基酸序列中,最长序列 K-15,16 为引物设
PCR技术(十七):用PCR扩增cDNA库中的特异序列最常用的基因分离方法需要建立组织或细胞RNA的cDNA库,然后用抗体或 DNA探针筛选出感兴趣的基因。虽然这个方法已成功地克隆了大量基因,但建立和筛 选CDNA库是一项非常耗时.费力的工作,而且用寡聚核苷酸作探针进行筛选需大量蛋 白质序列结构的资料。聚合酶链的反应(PCR)方法可使一种特异DNA扩增
PCR扩增CDNA库中的特异序列策略最常用的基因分离方法需要建立组织或细胞RNA的cDNA库,然后用抗体或 DNA探针筛选出感兴趣的基因。虽然这个方法已成功地克隆了大量基因,但建立和筛 选CDNA库是一项非常耗时.费力的工作,而且用寡聚核苷酸作探针进行筛选需大量蛋 白质序列结构的资料。聚合酶链的反应(PCR
隐球菌病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一、核酸提取技术的改进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前提是取得高数量和高质量的核酸,即DNA和RNA。由于隐球菌细胞壁外有一层厚厚的荚膜,为破除真菌细胞壁造成很大困难。可靠地提取隐球菌DNA的方法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研究者先后建立了玻璃珠方法、超声粉碎、液氮冷冻研磨等破壁技术。后来,发展酶学方法取代物
谷类植物种子蛋白质提取实验实验材料白蛋白球蛋白试剂、试剂盒提取液漂洗液溶解液烧化剂甘油溶液实验步骤3.1 种子总蛋白提取的普适方法使用普适方法的目的在于从研磨好的种子中提取总蛋白质,不考虑具体的蛋白质种类 。此方法由 Damerval 等 [ 9] 及 Granier [ 10 ] 提出,它可以用于所有的种子,参见第 1 章
单抗药物的分子质量、氨基酸序列以及糖基化位点鉴定 一1. 前言单抗药物主要是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通过链内和链间二硫键以及非共价键组成,分子质量大约在 150 kD 左右,每条重链和轻链在 N 端都包含一个可变区域,在 C 端都包含一个恒定区域,并且在每条重链上还存在一个 N 糖基化位点,该位点含有不同的糖链结构,如图 1 所示。目前,在生
新冠病毒\"药筛”试验有了\"替身”\"治疗新冠病毒,亟须发现新的药物。”3月2日,北京化工大学生物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童贻刚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针对新冠病毒的药物筛选必须在高生物安全等级的P3实验室进行,这使得进行试验的科研人员承担着被感染的高风险,由于P3实验室资源有限,难以大规模开展药物筛选,延缓了抗新病毒药物的研发。 高
自动定氮仪测定稻米中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中含量高,功能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细胞和生物体在完成由基因编码的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许多不同的蛋白质协同作用,蛋白质是细胞做功的工具,与生命的起源和进化都密切相关。所以食品中蛋白质的多少,不仅表示食品的质量,也关系着人体健康。食品中蛋白质含量高低是评价食物营养成份的主要指标之一。稻米是人类
两次诺奖得主:弗雷德里克·桑格弗雷德里克·桑格 11月19日,弗雷德里克·桑格这个名字,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无论是英国《泰晤士报》,还是法国《世界报》、美国《纽约时报》,以及科学杂志《自然》和《科学》,都刊发了这位95岁英国科学家当天去世的消息。诺贝尔委员会的网站也把他带着黑框眼镜的照片,放在了首页的显著位置。
PK-120 的纯化及肽段氨基酸序列分析实验实验方法原理 实验材料 PK-120试剂、试剂盒 Q-Sepharose 树脂S-Sepharose 树脂Hudroxyapatite 羟基磷灰石Sephacryl S-200 凝胶赖氨酸内切酶乙腈三氯醋酸仪器、耗材 Applied Biosystems model 477A 气相蛋白质测定仪A
ADC 单抗药物的分子量、氨基酸序列、糖基化位点以...(四)3.2 糖基化位点确定ADC 单抗蛋白与其他单抗蛋白相同,也都包含 N-糖基化修饰,一般发生在保守序列 NXS 或 NXT 中(X 为除脯氨酸外的任意氨基酸)。在糖链完整的情况下,直接进行 trypsin 酶解,我们在搜库时进行 G0F 糖基化可变修饰设定,可以直接获得该 N 糖基化位点:重
分子杂交技术(一)一、概述 前面已经介绍了核酸分子单链之间有互补的碱基顺序,通过碱基对之间非共价键(主要是氢键)的形成即出现稳定的双链区,这是核酸分子杂交的基础。杂交分子的形成并不要求两条单链的碱基顺序完全互补,所以不同来源的核酸单链只要彼此之间有一定程度的互补顺序(即某种程度的同源性)就可以形成杂交双链。分子杂交
分子杂交一、杂交通过碱基对之间非共价键(主要是氢键)的形成即出现稳定的双链区,这是核酸分子杂交的基础。杂交分子的形成并不要求两条单链的碱基顺序完全互补,所以不同来源的核酸单链只要彼此之间有一定程度的互补顺序(即某种程度的同源性)就可以形成杂交双链。分子杂交可在DNA与DNA、RNA与RNA或RNA与DNA的
分子杂交技术(一)一、概述 前面已经介绍了核酸分子单链之间有互补的碱基顺序,通过碱基对之间非共价键(主要是氢键)的形成即出现稳定的双链区,这是核酸分子杂交的基础。杂交分子的形成并不要求两条单链的碱基顺序完全互补,所以不同来源的核酸单链只要彼此之间有一定程度的互补顺序(即某种程度的同源性)就可以形成杂交双链。分子杂交
耐高温动物的蛋白如何保持不变性?我们都知道蛋白在高温下会发生变性,那么对于耐高温生物来说,它们是如何在其它生物蛋白质已经变性的极端高温条件下,仍旧保持体内蛋白质微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的呢? 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以及厦门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在42℃和57℃下进行模拟,获得蛋白质微结构在不同温度影响下的变化轨迹,
如何利用微孔读板机进行微量DNA和蛋白的高通量检测?介绍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中,对核酸和蛋白进行定量是许多复杂实验必要的上游检测。虽然已有多种检测方法,但是最常用的仍然是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利用分子在固定波长范围吸收光和散射光,在朗伯比尔定律(方程式1)的基础上计算待测物质的浓度。这种方法还需要提前知道样品的摩尔消光系数和通路长度。
盘点:31项与免疫学有关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进展加深了我们对许多疾病的了解,并且导致了免疫新策略的产生,免疫学检测方法可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测定。本文盘点了与免疫学有关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汇总。 一、GST pull-down实验 GST是指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 pull-down实验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验
寡核苷酸的优化设计关键词:寡核苷酸;优化设计中图分类号:Q524 在核酸分子杂交、DNA序列测定和通过PCR放大DNA片段等实验中,都需要使用寡核苷酸作为探针或引物,而对这些反应的质量起最重要影响作用的,就是这些寡核苷酸探针或引物。用优化的寡核苷酸进行实验能够很快得到好
自动定氮仪测定稻米中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中含量最高,功能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细胞和生物体在完成由基因编码的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许多不同的蛋白质协同作用,蛋白质是细胞做功的工具,与生命的起源和进化都密切相关。所以食品中蛋白质的多少,不仅表示食品的质量,也关系着人体健康。食品中蛋白质含量高低是评价食物营养成份的主要指标之一。稻米是
质谱检测法如何进行蛋白质分析?MS/MS操作模式 串联质谱仪通常使用的都是离子模式来鉴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目前所有的MS/MS质谱仪都具有该功能。不过其它特殊的质谱仪也具有MS/MS功能。如果要发现蛋白质中的某个功能基团则需要用到母离子扫描功能或者中性丢失扫描功能,而这就必须用到三重四级杆质谱仪,如Q-Q-Q质谱仪,或四
上海生科院揭示WOPR结构域调控白念珠菌Wor1功能的分子机制8月5日,Cell Research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江野研究组和丁建平研究组的合作研究论文: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WOPR-DNA complex and implications for Wor1 function
我国学者揭示FPR2与一种多肽激动剂结合复合物晶体结构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在抗炎药物靶点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测定了甲酰肽受体FPR2与一种多肽激动剂结合的复合物晶体结构,揭示了该受体与多种配体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为抗炎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成果于伦敦时间3月5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